红包狂欢背后的移动支付大战

微信红包让羊年春节热闹非凡。老板给下属发,长辈给晚辈发,同学、同事、亲戚、朋友互相发,既可以在微信群里拼手气抢红包,也可以一对一发,抢红包乃至红包接龙都玩得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今年微信红包还与包括央视春晚在内的各大电视台热播节目合作,让观众能借助微信的摇一摇功能,随机获取电视台派发的红包。这不仅加大了节目互动,而且在游戏中普及了移动支付,扩展了红包用户群规模。

据统计,今年除夕微信红包收发达10亿次,央视春晚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其中高峰时段一分钟内参与摇一摇的人次达到8.1亿。与此同时,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加入发红包的行列。在除夕,有6.8亿人次通过支付宝收发了2.4亿个支付宝红包。还有一批互联网企业也以发放购物红包或抵用卷的方式加入红包大战。

如果说去年春节的抢红包只是互联网精英们小范围的尝鲜行为,那么今年春节的抢红包已成为一种新风尚。在注重人情的中国社会里,千里之外的人们通过网络红包扩展了社交范围,传承着新年的风俗习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红包可能会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传统习俗,以后除夕夜全家人的必备活动可能除了传统的吃饺子、看春晚以外,还将增加抢红包这一环节。

参与全民抢红包狂欢的企业不仅包括BAT(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巨头,还有各类商家、金融机构以及传媒机构。网络红包满天飞的背后动因,是企业在移动支付和移动应用领域所发现的商业蓝海,以及互联网巨头们对移动支付制高点的争夺。不仅如此,很多企业还可通过红包赠送优惠卷来进行营销推广,因此网络红包的推广对于互联网企业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近几年来,移动支付也在快速增长。据央行最新发布的支付报告,2014年,全国电子支付业务333亿笔,成交140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9%和31%。其中,网上支付286亿笔,137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30%;移动支付45亿笔,成交2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和134%。尽管移动支付占比尚小,但其增长势头迅猛,前景不可限量,这正是红包大战中各大网络巨头激烈角逐的根本动力所在。

醉翁之意不在酒,红包大战的实质是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的互联网金融之战。谁赢得了用户,谁就赢得了市场。通过微信红包,腾讯在去年春节里就吸引和黏住了接近千万的新用户,获得更多绑定银行账户的微信支付用户,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占有率迅速提升。由于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巨大,成为企业精准市场营销的利器,因此今年包括支付宝、百度在内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红包大战。

如果说马年春节,微信红包还是一枝独秀的话,那么羊年春节的红包大战就是百花齐放了。除夕夜,腾讯和阿里都不惜重金投入红包大战,争夺移动支付端口。今年春节,通过网络红包,基本上实现了移动支付的全民普及。

经过马年春节的红包洗礼,马年里很多人打车已不带现金了,而是通过打车软件直接手机支付。移动支付带来的不仅是消费者的便利,更给移动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机遇。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无论是用餐、打车、购物还是日常消费,只要带上手机,而无需带上任何东西,就可以完成日常的支付,甚至包括理财产品等都可通过手机移动支付来实现。

作为全球网民数量第一大国,这种规模经济效益以及由移动支付带来的信息消费和电商及网络消费,将是带动中国消费提高和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也将成为中国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所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邮件联系:zhanmaohuanleg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