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增至43个

11月3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8部门决定在全国增设北京首都国际空港经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唐山曹妃甸区 等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简称“示范区”)。至此,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增至43个。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告诉记者《证券日报》,示范区的设立有利于增强外商投资的决心和信心。在中国,扎根中国,扩大在中国的产业布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营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9月27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确定了14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这些示范区积极开展政策创新,有效促进了进口贸易与产业、消费的深度融合,也形成了各自优势、各自特色。像广州南沙区,它是聚焦酒类、奶粉、保健品等产业,已经形成了6个百亿级进口平台。大连金普新区也是进口示范区,它重点打造了东北亚油气交易中心和相应的产业集群。昆山市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了进口咖啡交易平台、生豆分拨中心,来布局咖啡的全产业链。
据巨峰投资咨询投资咨询总监郭一鸣介绍,此前已建立的示范区已在各地形成特色产业,有效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示范区的增设,有助于在以往示范区的创新带动作用下,促进其他地区进口贸易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例如,新增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已经聚集了400多家航空企业,航空业直属企业数量占北京航空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飞机研究航空电子设备、航空运输、维修检测、仓储物流、贸易展览等航空产业链的前、中、端环节,都是航空产业链的环节。
宋向清表示,进口环节贸易创新的核心在于政策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以创新推动进口增长、促进贸易平衡、促进产业繁荣、扩大消费,推动全球经贸朋友圈扩大,进而在政策和制度上探索非示范区的新路径和新策略,并带动国家扩大优质产品进口规模,增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平台,优化我国商品进口结构,更好满足国内消费增长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在谈到示范区如何更好地服务外贸企业时,宋向清建议,要尽快建立适应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的制度体系,加强外贸人才队伍建设,畅通物流、进口商品集散地,将进口贸易、产业升级、金融服务和科技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进口驱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郭一鸣认为,要不断加大和完善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吸引进口贸易企业入驻。同时,对企业进行针对性引导,帮助企业掌握相关政策,更好地参与进出口贸易,提高进口质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邮件联系:zhanmaohuanlege#163.com